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重庆“两江医保论坛”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由重庆市医疗保障研究会主办,以“三医协同创新,助力医保高质量新发展”为主题,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医疗、医保、医药的协同治理与制度创新。
论坛得到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重庆市医疗保障局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原会长王东进,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邓莉,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施子海等领导莅临现场。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医保、卫健部门及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以及碧迪医疗器械、百济神州、上海罗氏、强生等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了论坛。
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孜教授、何增华副教授、方浩博士受邀出席。李孜教授作为主题发言嘉宾,以《新时期创新药发展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为题作了主旨演讲,获得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在发言中,李孜教授首先从 “保障适度、可持续、价值导向” 三大维度,系统阐释了创新药发展的战略意义。她强调,创新药不仅是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制高点,更是实现“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医疗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医保基金战略购买的有效性与制度可持续性。随后,她深入剖析了创新药面临的“新挑战”,重点阐述在DRG/DIP支付改革背景下,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压力可能抑制创新药的临床使用。同时,指出同质化研发、商业保险协同不足、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未来发展 “新路径”,李孜教授提出了四点关键建议:一是构建三医协同大数据平台,引导企业精准研发;二是建立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创新药价值评估体系;三是明确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目录边界与支付分工;四是通过DRG例外支付、临床路径嵌入等机制,优化医院使用动力。

作为论坛协办单位,重庆工商大学地方医保治理现代化研究院在服务论坛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学术担当。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发挥高校智库优势,深化在三医协同大数据分析、政策评估与决策支持等领域的工作,为推动医保制度创新、助力生物医药产业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