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沉着应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过去一年,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有机融合,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保障基础、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得以解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加。最新发布的《2021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用数字展现了过去一年医疗保障事业取得的成绩,总结了一年来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贡献。
一、总体运行平稳,保障基础更加巩固
全民医保不断巩固。总参保人次达到136424万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全民实现医保覆盖的格局更加稳固。在这其中,职工医保人数增长2.64%,高于当年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1.08%),职工医保的实际覆盖率连续5年增长。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上升,农村人口占比下降,这也导致我国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有所下降,但居民的实际参保率仍然不断增长。
基金收入稳步增长,基金收支保持平衡。2021年医保基金总收入28710亿,比上年增长15.6%,2019到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率8.43%,恢复了疫情之前的增长趋势。从基金支出的角度,也逐渐恢复了疫情之前的趋势。基金当年收支结余4699.19亿,基金累计结余36121.54亿,以当年基金支出计算,累计结余可支付23.74个月。
二、医疗保障有力支持和配合了国家重大战略
医疗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医疗保障事业有力支持和配合了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成功应对新冠疫情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医疗保障系统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对新冠疫情中国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疫情期间,医疗保障系统一是保障参保患者及时就医,新冠感染人员及时救治。二是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核酸检测等工作。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28.3亿次,同时合理降低核酸检测费用,有效减轻了群众和政府负担。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医疗保障系统基金发挥作用,助催乡村振兴。2021年共资助8519.7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23亿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189.63元。
三、紧抓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群众获得感
医疗保障是直接面对群众的“窗口部门”,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切身感受。针对社会关切的重点问题,医保不断发力,注重解决难题、痛点。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随和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异地居住人员、异地就业人员的规模不断增加。特别是跟随子女迁移到大城市生活的老年人,面临医保结算的难题。在这方面,医保的住院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已达到5.27万家,国家平台直接结算440.59万人次,为这些人解决了大问题。在门诊费用的直接结算方面,开通联网定点医疗机构4.56万家,定点零售药店8.27万家,门诊费用跨省累计结算1251万人次,极大提高了参保人的结算便捷性,收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更多好药、新药纳入到医保目录中,特别是一些创新药、罕见病用药,提高药物可及性。2018年以来已经连续4次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将250中药品通过谈判新增纳入目录。2021年纳入了74个药品。
四、医保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医疗保障不仅是基金的筹集,而且还需要通过购买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在过去一年,医保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医改的深入。
全面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以病种付费为主的符合付费方式,通过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30个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和71个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全部进入实际付费阶段。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自2018年以来共开展6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设计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品年采购额的30%。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一年来,中选产品年度采购量169万个。2021年开展2批化学药集中带量采购,覆盖106种药品,平均降价幅度54%;开展1批胰岛素专项采购,覆盖16个品种。
建立医保基金监管长效机制。2021年检查定点医药机构70.8万家,共追回医保资金234.18亿元。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